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小学时候玩的一款武侠网游,虽说玩法单挑,但也是有很多乐趣其中。最具特色的就门派特色以及技能特色了。
《侠义道》是一款完全意义上体现真武侠文化的国产武侠网络游戏。游戏通过趣味性的武功系统向玩家展现出一个浪漫而又真实的江湖世界,《侠义道》的整个游戏系统非常庞大,除了武功心法,诸如经脉、医药等中国独有的文化科技元素,也都被巧妙地融合到游戏的江湖世界中。运功冲穴、经脉疗伤、闭关修炼、奇门武功、帮派团队、跨服竞技、先天真气、绝世神驹、气海丹田等的组合让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变化出花样繁多的PK策略。
武当剑侠
《侠义道》的世界架构取材于中国的明朝历史,但为了让游戏的背景更加充实,并没有为真实历史所局限。玩家在游戏中看到的是一个集大成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在游戏被命名为“天朝”。
因为游戏开发年代久远,画风也是很朴素。
帮派系统
其中游戏分为魔教,少林,武当,唐门,峨眉五大职业。除了少林门派,其他门派均是男女两种角色。
冷酷魔教
虽说年代久远,但是游戏也是十分具有特色,依然记得魔教的血战八方,和武当的神门十三剑。后面出来的天龙八部,多多少少有它的影子。
侠义江湖
每个门派除了武功技能之外还有对应心法,而每一种武功都是从第一层修炼开始,修炼的方法就是使用技能的次数。这很贴近现实。心法修为用来开通任督二脉。可以说很能满足武侠迷玩家。
强大的脉位需要强大的心法打开
冲脉
以修为开任督二脉,可以说很符合修炼风格。然后游戏操作简单基本上就以一个技能行走江湖。多数为门派二技能,均是远程指向性技能,比如武当的真武七绝剑,魔教的十步一杀,唐门的含沙射影。还有少林的无相劫指,因为没有尝试过峨眉角色,只记得峨眉终极技能九阴白骨爪。。
多为女性玩家的峨眉派
升级和其他游戏一样也是组队打怪,小编还记得万兽山庄和绝情谷,就是队友用远程技能把野怪拉到一起,就开始施展各自的武艺了。
其实侠义道有趣的地方还是侠义值系统,因为侠义值而在游戏江湖列出的江湖十大魔头和江湖十大侠客,其称号挂在头上,真让人感觉自己身在江湖一样。而一些魔头经常是一些女性角色,小编也不知道为什么了。
外,游戏里pk方面做的不是很完善,只能靠shift轻功躲闪对方技能,身法和伤害之间的比较。但是无论怎么说这款在我儿时发行的游戏,在当时可以说,画面一流剧情完美的一款游戏了。朋友们你们玩过吗?
五大门派合影
最后一张五大门派合影送给那些老玩家。希望你们在以后的路上,像在侠义道里一样,侠肝义胆,潇洒不羁,浪迹一生。
善恶终有报,
天道好轮回。
不信抬头看,
苍天饶过谁。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定会有善恶情仇,只不过这谁善谁恶,很多时候都不是普通百姓能说了算的。若逢乱世,百姓连自保都已成奢望,更别提什么公平正义了。因此人们总是希望有人能替自己主持正义、除暴安良,并将这类人称呼为「侠」。本文就将着重介绍「侠」概念的由来,以及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侠义道」。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侠」字的由来以及概念,略显枯燥,却可以为后文做一个铺垫。据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在《原儒墨补》一文中指出,「侠」字最早出现在周朝晚期的书籍中,但是并没有明确解释字意。而且在春秋时期的各类学说中均没有「侠」的概念出现,直到战国初期才在墨翟所著《墨子·经上》篇中出现了接近于现代意义上「侠」的概念,原文是:“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而在另一篇《墨子·说上》中也有类似于侠的描述,原文是:“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这两句话的前一句话可以理解为舍己为人,后一句话可以理解为除暴安良。虽然这两句话没有直接提到「侠」,但是带出了一个关键字「任」,这个字可以说是日后侠义道的基础。其实在战国晚期有多篇著作涉及到关于「侠」字的内容,特别是《韩非子》中更是有大量类似于现代侠义的内容。不过后世对相关内容的正确含义争论颇多,这里就不做证据引用了。
历史终于发展到汉代,中国历史第一大家司马迁,手持一本《史记》隆重登场。司马迁用了一个篇幅着重介绍了几位游侠的事迹,以及他们身上崇高的品德。尤其重点提到了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舍己为人,虚怀若谷等品质,此篇幅名曰《史记·游侠列传》。但还是没解释给「侠」一个明确的定义。这里插一句,在东汉之前中华文明虽然在文化发展上可谓欣欣向荣,但是却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文字的具体意思缺乏统一性、权威性的解释。因此在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学说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都是后人凭借自己的理解翻译的。
直到东汉汉和帝时期,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其所著的中国首部按偏旁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说文解字》中,首次对单个汉字做了比较有权威性的统一解释,其中就包括「侠」字。本文考证的够详细吧,这可是花了心思的。言归正传,《说文解字》中有关「侠」字的解释是:“侠,俜也。从人夹声。胡颊切。”得,还是没解释,于是乎只能查「俜」字是什么意思:“俜,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俜。”到这才算是从侧面把「侠」的概念做了解释。西汉时期将陕西中部地区称作三辅,因此这句话的翻译就是:「俜」字的意思等同于「侠」,在陕西中部地区称呼轻财重义的人为「俜」。
如果你能坚持读到这还没有放弃,那么恭喜,你我同为追求本真之人,俗称杠精。之所以要讲「侠」字的出处及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因为可以通过「侠」字概念的演变过程梳理出「侠义道」思想的形成史。讲完了「侠」,咱们就进入下一个重点,「侠义」。
要了解「侠义道」就要先了解什么是「侠义」。古书上经常把侠义之举称作「任侠」,根据上述的「任」与「侠」两个字解释,那么用现代的语言解释「任侠」的意思就是:舍己为人、轻财重义,甘愿以身犯恶以救他人之危急。可以是指人,也可以是指精神。用“甘愿”二字做解是为了表明任侠之举不一定非要有恶行,因为「任」不光有以身犯恶的意思,也有舍己为人的意思。跳进河里救一个落水的人也是舍己为人,因此任侠并非只是舞刀弄枪,任何救他人于危难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任侠。而且这句话还表明任侠属于私人行为,因为官府不必用犯恶的名义维护公平。但并不是说有官家的身份就不能称之为任侠,因为任侠与否与身份无关,与行为有关。因此也可以证明任侠属于自愿行为,而非任务,这一点也彰显了侠义的可贵之处。
「任侠」解释完毕,不过这只是任侠的概念,并非完全的侠义。再插一句,高中语文中对侠义之举的解释为:“所谓侠义的作风,实渊源于儒墨两家思想的互相结合,尤其偏重于墨家的精神。”那么究竟什么是侠义呢?没解释。有一句老话叫做:“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很可能有很多行侠仗义之人压根就不识字,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儒家墨家。因此可以看出儒墨两家思想只能算是对侠义的解释以及总结,不能作为出处。而且不论文科或者理科的研究方法,都是通过对既有事实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后对所得到的道理进行个人的解读与推断,最终得到结果就是所谓的学说。当然理科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说,否则只能算是假说。文科则要相对宽松一些,但是对于证例的要求一点不比理科差。此方法古今通用,而且古代尤为甚之,更加讲究引经据典,名正言顺。前文中提到古代典籍中关于「任」、「侠」的概念皆出此理。因此将侠义之举归结于受到某种学说的影响,在逻辑关系上显然说不通,属于本末倒置了。不过倒是可以把这句课文作为线索,去了解到底什么是侠义的「义」。
上文已经基本解释了关于「任侠」的概念,那么就顺着刚才提到的线索,将墨家的「义」融入其中。首先先了解什么是墨家的「义」。墨家将「义」定义为公义、善政,既:公道、公平、妥善的法则。而且强调必须行义。在《墨子·尚同》篇中有这么一段话:“若苟百姓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逮至人之众,不可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可胜计。此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是以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简单翻译过来就是说:如果百姓各自为主,那么就会各持己见。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意见,谁也不服谁,所以整天轻则吵架重则斗殴,所有的事都分不清个所以然。于是乎上天为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便选择了贤人立为天子。潜台词是说老天爷通过天子给全天下的人设立了评定道理的法则。而世上唯一能够评定道理,而且可以令众人心服口服的法则只有一样,公平,而这个公平就是墨家所谓的公义。并且是这个公义是必须要遵守,因为“义自天出”。墨子认为「义」不能出自愚蠢卑贱之人,只能出自于聪明尊贵之人,而天是最聪明尊贵的,因此「义」只能出自于天,详情请见《墨子·天志中》。而且这很可能就是替天行道的由来。再次强调一点,墨家关于「义」的定义,是墨翟通过对义举的观察所做出的个人解释,而并非「义」的出处。
现在已经了解了关于墨家学说中「义」基本概念的解释,再加上前文中提到的关于「任侠」的解释,那么侠义的基本概念就算是形成了,既:轻财重义、舍己为人、公正于心、甘愿以身犯恶以维护他人乃至天下之公平。注意要点:公平。这一点尤为重要,是区分侠与寇的关键界线。人们常常把杀富济贫当做是侠义之举,这种理解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正当途径得来的财富是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的,因此简简单单的杀富济贫绝不是公平之举,更谈不上什么侠义。公平的标准不是财富,而是善恶,维持公平就等于是惩恶扬善,这就是侠义的核心。
「侠义」解释完毕,那么离了解「侠义道」也就不远了。
首先要强调一点,「侠义道」绝非是什么好事。虽然表面侠义之举起到了惩恶扬善、维护公正的作用,但潜台词确是先有恶,后有侠。如果各位仔细阅读前文的话,会发现侠义概念大发展的时代正是战国时期。当时群雄逐鹿导致民不聊生,进而为产生「不公」提供了先决条件。因为有了足够多的不公才导致了大量的侠义之举,有了现象级数量侠义之举才会引起各路学家的注意,进而出现了关于侠义概念的系统解释。之后这个解释受到世人认同,进而形成了针对「不公」的固定思维与行为取向,就是所谓的形成了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就是「侠义道」。可以说但凡是「侠义道」盛行之日必是天下大乱之时。
以上就是「侠义道」的本质,其本质并非是什么学说,或是什么组织,而是因为人心对于维护公平的渴望进而产生的价值观。但是作为以个人行为维护公正的价值观难登大雅之堂,因而也就没什么人将这种价值观整理成学说,于是也就没有任何权威性的「侠义道」史籍著作可供参考。因此上文中关于「侠义」与「侠义道」的结论皆出自于鄙人通过研究相关文献所得出的个人理解,有不对之处也请列位各抒己见,毕竟一家之言难免有纰漏之处,博取众家之长才能更好的领悟何为侠之大者。
现在一提到侠,国人第一映像是刀光剑影满天飞,因为从历史上的众多小说家到现代的影视工作者已经把「侠」的概念从是思想意识演变成了绝世武功。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正如上文所说,之所以出现侠义,是因为先有的不公,侠义越多表示不公越多。现在的人们不知侠为何物正是因为天下太平,即使生活中有不公之处也远没到需要侠客出手的地步,挺好。
最后讲一则趣闻:日本曾经从我国引进过诸多文化,其中就包括任侠、仁义等。不过之后事情似乎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比如日本最大的暴力社团山口组的一个新分支就叫作「侠义团体山口组」……其实并非是日本人搞错了,而是因为诸子百家对「侠」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法学大家韩非子就把侠定义为门生、食客、打手之流,认为侠是一种目无法纪,好勇斗狠,结义党羽,聚众破坏社会治安之人,详见《韩非子·五蠢》。因此似乎法家的「侠义」在日本开花结果了。
对河洛工作室来说,更大的损失,是信誉的消耗。
继《河洛群侠传》之后,河洛工作室又把一款万众瞩目的游戏,做崩了。
这款游戏,就是刚刚在愚人节更新了第三年内容、曾经一度好评如潮的《侠隐阁》。当然,现在这款游戏的名字叫《侠之道》。而他在Seam商店的评价,已经变成了“褒贬不一”。其中,过去30天内的好评率仅为48%。
如果专门筛选一下近期玩家评测,会发现差评集中出现在游戏第三年内容的更新后。也就是说,仅仅在1天时间内,《侠之道》就激怒了众多忠实玩家,导致差评如潮。游戏总时长数超过121小时的一位玩家,仅仅用18个字,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情。玩家的愤怒是难以言表的,甚至于,在其如今糟糕口碑的影响下,一些还没玩过第三年内容的玩家,也“跟风”给出了差评。
就在大约一年前,更新了第二年内容的《侠之道》的评价,还是清一色的好评如潮。当时,《侠之道》刚刚经历了改名风波,玩家对河洛工作室的遭遇报以同情,对制作人徐昌隆报以敬佩。而《侠之道》的整体质量,同样赢得了大部分玩家的认可。
但在今天,很多玩家都难掩内心的失望,过去对河洛工作室的信任,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讽刺。
很难相信,河洛工作室会把《侠之道》做成一款虎头蛇尾的游戏,以至于辜负了玩家给予的期待——目前,《侠之道》扔处在抢先体验阶段,这一切,自然还没有定数。
《侠之道》原本拥有一个堪称完美的开局。
《侠之道》一度被看作是河洛工作室的救赎之作,是继《河洛群侠传》之后,河洛工作室“卧薪尝胆”推出的最新力作。2020年5月,这款游戏正式以抢先体验的方式,与玩家见面。最初,他的名字还叫《侠隐阁》。
当时的河洛工作室,已经陷入了运营谷底。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负责《侠隐阁》的程序员,月工资只有7000多块钱,这在游戏行业里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而河洛工作室“小作坊”的现状,同样刺痛着依然热爱国单的玩家。当《侠隐阁》以抢先体验的方式登场,玩家接受了他的暂时的不完美,并投之以巨大的热情,以及信任。
初期的《侠隐阁》,同样没有辜负玩家的期盼。虽然存在众多BUG,战斗系统问题不少,但凭借新颖的玩法、不落俗套的剧情,《侠隐阁》赢得了大部分玩家的认可。2020年5月1日刚刚上线,《侠隐阁》就拿下了93%的好评率,并且自此之后,就没有丢掉特别好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平心而论,初版《侠隐阁》担得起“特别好评”的评价吗?或许每一位真心喜爱国单的玩家都清楚,多少是有一些过誉的。至少从游戏内容来看,此时的《侠隐阁》,仅仅更新了第一年的内容,后面还有两年的内容,仍处在制作中,变数极大。虽然《侠隐阁》并不完美,但玩家愿意给河洛工作室时间,愿意等着这款游戏一步步走向完美。
这其中,有着多年以来,大家对《金庸群侠传》之父徐昌隆的信任。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2021年2月1日。没有什么先兆,河洛工作室宣布《侠隐阁》改名《侠之道》,同时更新了游戏第二年的内容。改名的原因,是围绕游戏IP版权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结果很明显,河洛工作室输了,失去了使用“侠隐阁”的权利。
这起事件中,徐昌隆是被老东家智冠科技坑了。从入行游戏行业以来,徐昌隆便不善于应对商业上的“战争”,此前由其出品的《侠客风云传》,就因为IP授权栽过跟头。而这一次,又是因为版权,河洛工作室与智冠科技对簿公堂,大败亏输。
虽然遇到了被迫改名如此严重的运营危机,但更名为《侠之道》后,游戏第二年的更新,依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徐昌隆的遭遇,更为其平添了一抹悲情色彩,《侠之道》非但没有受改名所累,反而继续维持住了特别好评。即便仅关注更新后30天内的评价,也是“多半好评”,实属难得。
此时的《侠之道》,其实已经显露出了一些较为“危险”的征兆。从剧情来看,三年的学院生涯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剧情中埋下的线索,以及众多NPC的支线,堪称繁复。玩家已经有所担心,仅仅依靠第三年的内容,是否能够填上所有的坑?
而在处理剧情与养成的时间分配上,《侠之道》也显得不够人性化。玩家时常需要在推剧情和练功之间做出抉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读档重来。
所幸,这些问题并不明显。为了迎接一年后的最终更新,玩家努力规划最优成长路线、兼顾各位NPC的支线,努力打出堪称完美的存档。
2022年4月1日,《侠之道》迎来了第三年的更新。
当满心期待的玩家,拿着堪称完美的存档,准备开始大干一场的时候,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没有玩家期待的多结局,无论之前和NPC关系多好,最终都会因为阵营不同走向对立。而且,如果和NPC关系太好,还会导致敌对之后战斗难度大增。而为了改变NPC的命运,玩家在前两年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费,仿佛成了小丑。
图源:NGA
而此前角色培养方面暴露出的弊病,在第三年集中爆发出来。为了学到终极武学,玩家需要极限提升角色各项属性,有一些属性要求,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培养角色,必然会影响到支线剧情的体验。但《侠之道》的一大魅力,恰恰就是性格各异的角色,所展开的支线剧情。
图源:NGA
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后期战斗体验的下降。和好友刀剑相向姑且不谈,战斗系统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后期战斗单位急剧增加后更为明显。尤其是角色朝向这一机制,玩家需要在多个角色身上频繁操作不说,敌方AI更是频频背刺玩家,战斗体验糟糕。
再加上,三年过去了,游戏的优化依然一塌糊涂。仅仅一天时间,《侠之道》就收获了一半的差评,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4月1日,河洛工作室发布《侠之道》第三年更新后,同时还公布了一款正在制作的武侠风卡牌构筑新作《天外武林》,以及一款武侠单机RPG神秘新作。这件事,成了激怒玩家的导火索。
此前,玩家对河洛工作室普遍抱以宽容,理解“小作坊”的难处,知道项目组人手有限,愿意花时间等待其慢慢打磨游戏。但玩家还是小看了河洛工作室,没想到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居然还能一边做着《侠之道》,一边开新坑,一开就是两个。
而玩家已经掏钱买了的《侠之道》,却交出了一个令人大失所望的第三年更新。
此时义愤填膺的玩家,大概只想说一句话,“RNM退钱!”
诚然,对于不少处于抢先体验阶段的游戏,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BUG,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侠之道》出现的主要问题,绝不是“抢先体验”所带来的固有顽疾。第三年剧情走向不合理、支线处理过于潦草,加上战斗系统的不完善,都是相当致命的问题,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加以完善。
如果河洛工作室真的已经全力以赴制作《侠之道》,还是造成了如今的结果,玩家也无可奈何。但显然,河洛工作室还有开新坑的余力。在已经“抢先体验”为《侠之道》付费的玩家看来,这无异于对自己的背叛。
而玩家之所以表现得有些神经脆弱,多少还是受了《河洛群侠传》的影响。
2018年末,徐昌隆多年磨一剑的首款国产开放世界武侠单机游戏《河洛群侠传》,正式与玩家见面。凭借《金庸群侠传》积攒下的良好口碑,以及开放世界带来的噱头,众多热爱武侠游戏的玩家,早就对《河洛群侠传》翘首以盼。游戏发售后,无数人选择第一时间入手。
然而,等待玩家的,却是《河洛群侠传》首日补丁五连发,甚至于玩家花在更新游戏上的时间,比实际体验游戏的时间还要长。即便如此,《河洛群侠传》的实际表现,也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自从游戏上市后,大大小小的BUG层出不穷,让玩家的耐心逐渐消耗殆尽。为了稳住玩家的情绪,挽救游戏的口碑,徐昌隆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河洛可以倒,但国单不能倒!”
对于徐昌隆而言,《河洛群侠传》的首发,堪比一场噩梦。但在《河洛群侠传》上市后的几年里,河洛工作室不间断地对这款游戏进行着优化。《河洛群侠传》的口碑,也在一天天转好。及至今日,翻开《河洛群侠传》的Steam页面,近期评价已经变成了特别好评。河洛工作室的付出,得到了玩家的认可。
只是,后来者很难体会到,这款游戏过往所经历的风雨。以及,当时的玩家,对河洛工作室、对徐昌隆报以何等的宽容。
可万万没想到,取得完美开局的《侠之道》,却让玩家隐约看到了《河洛群侠传》曾经的遭遇。
就在玩家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时,河洛工作室紧急发布了最新的版本完善规划与后续计划。声明中,河洛工作室态度诚恳地向玩家表达了歉意,并收集了玩家的意见以及想法,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重点围绕修复BUG、改善战斗体验、完善剧情等方面进行后续更新。同时,官方宣布将在后续推出免费DLC,以此延续NPC的个人剧情。
可以说,河洛工作室每一项更新,都切中了玩家最迫切的需求,玩家可以暂时吃下一颗定心丸了。
如今的河洛工作室,正处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阶段。凭借对徐昌隆的信任,以及过往河洛工作室对《河洛群侠传》持之以恒的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侠之道》的未来,同样值得期待。
只是,没有人能够确定,需要经过多长时间,《侠之道》才能达到玩家满意的程度。《河洛群侠传》用了三年多,《侠之道》要用多久呢?
对河洛工作室来说,更大的损失,是信誉的消耗。就像部分玩家所说的,河洛的下一款游戏,已经不敢再“抢先体验”了。
图源:NGA
或许,如何重塑玩家的信任,才是徐昌隆现在需要思考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