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三国】第二十回 报父仇曹操兴师

下面重点说说曹操,还得回到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的时候。前边说曹操招到曹仁曹洪夏侯惇等人,弄了个组合叫二手玫瑰。组合名字有了,得有人啊。曹操唢呐一吹,开始摇人,在兖州,招贤纳士。曹操的摇人路线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招贤榜,公开招聘,曹操是亲朋好友路线,一个传一个,跟传销一个路子。

当时有人来投奔曹操:是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以前跟着袁绍,后来一看曹操这唢呐吹的太好了,跳槽了。曹操跟荀彧面试了一下,非常高兴,说:“此吾之子房也!”子房是谁?张良张子房,就是跟高祖刘邦一起打天下的那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张子房,不是说诸葛亮的。曹操就任命荀彧为行军司马。荀彧一看曹操这太大气了,就把自己的侄子忽悠过来了,荀攸,字公达,海内名士,以前做过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如今投奔曹操,任命为行军教授。

荀彧说:“我还知道兖州有一个贤士,不知他现在在哪里。”荀彧搞传销是把好手,认识不认识的都能拉过来。曹操问是谁,荀彧说:“是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yu],字仲德。”曹操说:“哦,我知道,他熬的阿胶非常有名。” 荀彧说不是熬阿胶的那个,是另外一个,人家是读书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当代名士。于是曹操派人到处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终于找到了,在山里隐居呢,看来名人都有这隐居的毛病。

曹操让人去请,一看果然在读书,一手拿着书本在看,另一手拿着大勺在锅里熬胶,旁边倒着一头驴,院子里晾着黑驴皮。

程昱一看有人来,这是买胶的吗?来人说要请上门,程昱一看这是要订制啊?那你得加钱。程昱来见,曹操大喜。程昱跟荀彧说:“我孤陋寡闻,不值当的让您来推荐。我有一个老乡姓郭,名嘉,字奉孝,那是当今贤士,为何不把他请过来?”荀彧一下想起来说:“哎呀,我差点忘了!”于是赶紧让曹操把郭嘉聘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

郭嘉又推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曹操就把刘晔聘请过来。刘晔又推荐两个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也早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字,就聘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一起推荐一个人,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也聘为从事。就这样一个连一个,妥妥的传销,曹操三分天下的班底一下就组建好了。

文的组建好了,下面该武将了。有一个大将带了几百兵马,来投奔曹操:是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曹操一看这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一天,夏侯惇带一大汉来见曹操,曹操问这是谁,夏侯惇说:“这是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以前跟随张邈,跟同事关系不和,杀了几十人,逃窜到山里。我出门打猎,见典韦追着老虎跳过山涧,就收在军中。来推荐给主公。”旁边站的这些武将虎躯一震,心说咱们还是离这小子远点,追着老虎跳山涧,能耐倒是不小,但这小子跟同事不和杀了几十个,不好处啊。

曹操说:“我看此人容貌魁梧,必定勇猛过人。” 夏侯惇说:“他曾为朋友报仇杀人,提着人头从闹市里走出来,几百人都不敢靠近。就现在他所用的两支铁戟,重八十斤,夹着上马,运用自如。”这帮武将一看这人挺讲义气,为朋友报仇杀人,但是怎么保证跟他处成朋友之前不被杀是个问题。曹操就让典韦练一下武艺。典韦挟戟上马,往来驰骋,一对铁戟,舞动如飞。

忽然,一阵狂风吹来,营帐下的大旗被风吹得摇摇欲坠,一群军士去扶都扶不住;典韦下马,让众军闪开,他一只手扶着旗杆,立在风中,巍然不动。曹操大喜,说:“此古之恶来也!” 把典韦比喻成古代的大力神恶来,于是把典韦任命为帐前都尉,解下身上的锦袄给典韦披上,又把骏马雕鞍赐给典韦。典韦是曹操手下头一员大将,几次拼死营救曹操,整个三国里,典韦的武艺也能排在前面。一般都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典韦的武艺能排到关羽前头。这样的人如果能够辅佐自己,还愁天下不得吗?还得说曹操会用人,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能驾驭,这才是世之枭雄的本事。

为什么典韦之前在张邈那里待不住,杀了同事跑了,那是你张邈不会用人呐。曹操夸荀彧吾之子房也,夸典韦古之恶来也,这不仅仅是夸赞,这是对对方能力的认可,是一种信任。解下自己的锦袄,骏马雕鞍赐给典韦。锦袄,库房里有的是,拿一件给典韦不行吗?但是解下自己的送给典韦,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谁能不感动,谁能不替曹操卖命。所以,用人是门大学问。你之所以用一个人,那一定是你在这方面不如他,不然你用他干嘛?既然你这方面不如他,那就要用诚心去换,让他发挥特长,来弥补你这方面的不足,这样才能成事。会用人,是曹操能够纵横天下的最重要的因素。

现在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曹操现在是兵精粮足,志得意满,于是让泰山太守应劭,到瑯琊郡请父亲曹嵩。曹操这么多年创业艰难,父亲也担惊受怕,四处避难,跟着受苦,现在曹操贵为一方诸侯,得把父亲接过来,尽一下孝道啊,但是这一请不要紧,不但没尽孝道,还把一家都给害了。曹嵩自从陈留避难,隐居在瑯琊;接到儿子的书信,一看儿子当了大官,得去啊,就跟弟弟曹德以及一家老小四十多人,带着一百多个随从,家里东西,什么也舍不得扔,装了一百多辆车,直接朝兖州出发了。

中间路过徐州。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老实温厚,一直想跟曹操结交,就愁没理由。听说曹操的父亲经过,于是出境迎接,请曹嵩入城,大排筵宴,款待了两天。曹嵩要走,陶谦亲自送出城外,特意派都尉张闿[kai],带着手下五百兵马护送。前边说了,陶谦是老实人,从来没干过巴结人的事,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次,结果就干出事了。派谁不行,偏偏派了张闿。这个张闿视财如命,以前是黄巾余党,打家劫舍,无恶不作,黄巾军兵败他没办法才投降了陶谦,一直贼心不死,派他护送曹嵩,曹嵩还带了那么多金银,车就一百多辆,这跟派大灰狼去放羊,派老鼠守粮库有区别吗。

曹嵩带着一家老小走到华县和费县,当时正是夏末秋初,下起了瓢泼大雨,只能暂时到一个古寺避雨住宿。寺庙里的僧人把曹嵩接进去。曹嵩一家老小四十多,随从一百多,泰山太守应劭带了几十个人,张闿带了五百兵丁。人太多,庙太小,根本没法住。曹嵩安顿好了一家老小,让张闿将军马驻扎在门外走廊。五百兵丁的衣装,都被雨打湿,一个个淋的跟落汤鸡一样,心里这个生气。一个个心里说这是什么破差事,护送曹嵩,他曹嵩算什么东西,一路上颐指气使,连口茶水都给我们买,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根本不把我们当人。自己现在在屋里搂着小老婆在暖被窝里睡觉,我们在这里淋雨。

曹嵩真不如曹操会办事,这些兵丁来护送你,那是人情,不是人家应该做的,你又不是人家的上级,凭什么来护送你,所以一路上要好好招待这些兵丁,给点好处,什么花生瓜子烤鱼片,啤酒饮料矿泉水给人买点,这样即使人家出点力受点苦人家也愿意,但曹嵩没这么做,结果就出事了。张闿把手下头目召集到一起商议说:“我们原本是黄巾余党,勉强归顺陶谦,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一百多,金银无数,你们想求富贵不难,就在今夜三更,大家杀进去,把曹嵩一家全杀了,咱们拿了财物,一起到山里占山为王。你们看怎么样?”众人一看说,行,就这么办。

当天夜里风雨一直没停,曹嵩正在屋里坐着,就听见外边一阵大喊。曹德提剑外出查看,被一槊扎死。曹嵩吓的连忙带着小妾逃到方丈的后室,想翻墙逃走,小妾太胖爬不上去,曹嵩情急之下,跟小妾躲到厕所里,被乱军杀死。应劭拼死逃脱,也不敢去见曹操,投奔袁绍去了。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一把火把寺庙烧了,跟五百兵丁一起逃奔淮南去了。

应劭投奔了袁绍,但应劭部下有逃出去的军士,逃回曹操那里,报给曹操。曹操一听,啊的一声,哭倒于地,差点昏死过去。众人连忙救起来。曹操气炸连肝肺,挫碎口中牙,咬牙切齿地说:“陶谦,老匹夫,纵兵杀我全家,此仇不共戴天!来人,大军倾巢出动,踏平徐州,为我父报仇雪恨!”于是留下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juan]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人马全部出动杀奔徐州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曹操下令:攻破城池,把城中百姓,赶尽杀绝,替父报仇。这就是常说的天子之怒,流血千里。

陶谦为人温厚,人缘很好,他被打,别人不会袖手旁观,都来帮陶谦,这要是吕布被打,别人也不会袖手旁观,一起来揍吕布,所以人缘很重要。九江太守边让,跟陶谦交情不错,听说徐州有难,亲自带着五千兵马来救。曹操听了大怒,就让夏侯惇半路截杀。当时陈宫,就是弃官跟随曹操的那个,现在是东郡从事也跟陶谦很有交情。陈宫听说曹操起兵报仇,要杀尽徐州百姓,连夜前来见曹操。曹操知道陈宫是为陶谦作说客,就想不见,但是一想人家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只能请进营帐里相见。

陈宫说:“我听说明公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之处要杀尽百姓,我因此特来劝你。陶谦是仁人君子,不是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是张闿干的,跟陶谦无关。并且州县的百姓,跟明公有什么仇?杀了不是什么好事。望三思而行。”曹操大怒说:“当年先生弃我而去,如今有何面目又来相见?陶谦杀我一家,我一定要把他摘胆剜心,报仇雪恨!先生虽然为陶谦游说,但我不听你又能怎么样!”陈宫没办法,只能告辞。陈宫长叹一声,说:“我也没面目见陶谦了!”于是策马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曹军出征,寸草不生,大军所到之处,将百姓屠戮殆尽,刨坟掘尸,片甲不留。陶谦在徐州,听说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说:“我得罪了上天,致使徐州之民,遭受如此大难!”于是连忙召集众人一起商议。大将曹豹说:“曹兵既然来了,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我愿帮助使君打败曹军。”陶谦只好带兵迎战,远远望去,就见曹军全部披麻戴孝,一片洁白,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左写报仇右写雪恨。

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也出马站在门旗之下,欠身施礼说:“我本想结交明公,因此派张闿护送。没想到张闿贼心不改,以致惹出大祸。但这确实不是我陶谦的原因。望明公察之。”曹操是谁?乱世奸雄,性格多疑,曹操心想你为什么别人不派,专门派张闿?你不就是想着张闿贼心不改肯定会图财害命吗?你想把自己摘个干干净净,你骗的了别人骗不了我曹操,我曹操是干啥的?宁叫我骗天下人,莫叫天下人骗我。

曹操破口大骂说:“老匹夫!杀我父亲,还敢在这里胡说八道!谁能生擒老贼?”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忙回到阵,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曹豹虽然也是大将,但跟夏侯惇相比,差的太远。二马相交,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几个回合夏侯惇斩曹豹于马下。出意外了,两个人刚要交手,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一阵骚乱,各自收兵。夏侯惇没能杀了曹豹,曹豹还得留着坑张飞呢。

陶谦回城的那个晚上,他来到小河旁,跟大伙商议说:“曹兵锐不可当,我看我把自己自己绑起来到曹营,任由他们宰割,这样可以救徐州一郡百姓的命。” 陶谦是个实在人。话音未落,一个人前来进言说:“主公一直镇守徐州,深受百姓爱戴。如曹兵虽多,也不会很快就把徐州攻破。我们可以坚守不出;我虽不才,愿略施小计,一定让曹操死无葬身之地!”众人一听吃了一惊,就问他有什么好计策。

【一品三国】第十九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李傕、郭汜这俩人虽然心眼不多,但有个优点,听别人劝,这说明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心眼不多,这就超过大多数人了。当时二贼要杀献帝。张济、樊稠劝说:“万万不可。今日如果杀了皇上,恐怕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献帝为主,引诱诸侯入关,先把他的羽翼除掉,然后再把他杀了,天下就是我们的了。”李、郭二人听信他们的话,按住兵器没动。献帝在楼上发问:“王允已死,你等为何还不退兵?”李傕、郭汜说:“臣等有功,没有得到封官赐爵,所以不能退兵。”献帝说:“卿想封什么官职?”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了想要的官呈上。

不管他们要什么官,献帝也只能照办。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一起执掌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其余李蒙、王方等,都封了校尉。然后一众贼将谢恩,领兵出城。献帝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只找到一些零碎皮骨,用香木雕成人形,把骨头放上拼凑起来,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良辰吉日,葬到郿坞。临葬那天,忽然下起大雨,平地水深几尺,天雷滚滚,震开董卓的棺椁,尸首都震出棺外。李傕等人等到天晴再葬,当夜又是雷雨交加。三次改葬,都不能葬,仅剩的一些零皮碎骨,也被雷火消灭。天雷滚滚,上天迁怒董卓,可见一般!

李傕、郭汜掌握大权之后,欺压群臣,残虐百姓,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又暗地里派自己心腹伺候汉献帝,随时监视献帝的一举一动。献帝刚出虎穴,又入狼窝,每天提心吊胆,如坐针毡。朝廷官员,都由二贼随意升降。因为二贼想收买人心,特宣朱儁入朝封为太仆,同领朝政。一时间,李傕、郭汜掌握天下大权,走上了人生巅峰,好嗨吆。

一日,有人来报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二将领军十万,杀奔长安来,声称要为国讨贼。马腾、韩遂二将之前已经派人进长安,暗中联合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为内应,共谋讨贼。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听说二军将至,一同商议御敌之策。谋士贾诩说:“二军远来,我们最好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不过百日,等到他们粮草耗尽,自然退去,然后派兵追击,一定可以把二将擒获。”

李蒙、王方出来说:“这不是什么好的计策。我们愿借精兵万人,斩了马腾、韩遂的头,献于麾下。”贾诩说:“如果要直接跟他们打,肯定会失败。”李蒙、王方齐声说:“如果我们二人失败,情愿斩首;如果我们二人战胜,先生也应该把首级输给我们。”

贾诩心想,你们俩的猪脑袋跟我换?不好意思,不换。对李傕、郭汜说:“长安以西二百里盩[zhou]厔 [zhi]山,山势险峻,可派张、樊两将军屯兵于此,坚壁固守。这样李蒙、王方就可以带兵迎敌了。”李傕、郭汜按照贾诩所说进行安排,点了一万五千人马给李蒙、王方。李蒙、王方二人高高兴兴地领兵前去送死,不,迎敌,在离长安二百八十里的地方安下营寨。

等到西凉兵到,李蒙、王方带兵前去迎战。西凉军马拦路摆开阵势。马腾、韩遂一起骑马出阵,指着李蒙、王方骂说:“反国之贼!谁去擒之?”话音未落,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一马飞出。原来这员小将正是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王方一看,心想西凉没人了吗?怎么派一个小孩儿来打仗?拍马就与马超战到一起。两人打了没几个回合,王方被马超一枪刺中哽嗓咽喉,死于马下。

马超没有继续骂阵,而是勒马便往回走。李蒙一看王方被刺死,对方小将想要回到本阵,拍马从马超背后赶来想要偷袭。马超假装不知道。马腾急地在阵门下大喊大叫:“背后有人追赶!”话音未落,只见马超已经将李蒙擒在马上。原来马超明知李蒙追赶,却故意装作不知,慢慢骑马往回走;等李蒙骑马走近举枪刺来,马超一个闪身,李蒙扑了个空,两马相并,被马超轻舒猿臂,生擒活拿。王方已死、李蒙被擒,军士无主,望风奔逃。马腾、韩遂乘势追杀,大获胜捷,直逼隘口扎下营寨,把李蒙斩首示众。

李傕、郭汜听说李蒙、王方都被马超杀了,才信贾诩有先见之明,严格按照他的计策,紧守关防,任由西凉兵马每天骂战,坚守不出。果然不到两个月西凉军缺少粮草,商议撤军。恰好长安城中马宇家仆告发家主与刘范、种邵,联合马腾、韩遂,想当内应等隐情。李傕、郭汜大怒,把三家老小全部斩首示众,把三颗首级,直接挂到营寨门前展示。马腾、韩遂眼见军粮已尽,内应也被杀了,只能拔寨退军。李傕、郭汜让张济带兵赶马腾,樊稠带兵赶韩遂,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拼死冲杀,杀退张济。樊稠去追赶韩遂,眼看就要赶上,韩遂勒马对樊稠说:“我们本是同乡,如今怎么如此无情?”樊稠也勒住马答道:“上级的命令不可违抗!”韩遂说:“我此次前来也是为了国家,你为何要苦苦相逼呢?”樊稠听罢,拨转马头,收兵回寨,放韩遂走了。

没想到李傕的侄子李别,看到樊稠放走韩遂,回去报告了他叔叔。李傕大怒,就要兴兵讨伐樊稠。贾翊说:“如今人心未宁,经常大动干戈,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不如摆下宴席,请张济、樊稠前来庆功,就在宴席上把樊稠斩杀,不费吹灰之力。”李傕大喜,便设宴请张济、樊稠,要给他们庆功。二将高高兴兴前来赴宴。酒喝到一半,李傕脸色一变说:“樊稠为何勾结韩遂,图谋造反?” 樊稠大惊失色,还没来得及申辩;就见刀斧手一涌而出,直接把樊稠斩首。张济吓得浑身打颤,趴在地上。李傕把张济扶起来说:“樊稠谋反,因此把他诛杀;将军是我的心腹,何须惊惧?”李傕又把樊稠的军马拨给张济统领。张济带兵回到弘农营地去了。

自从李傕、郭汜战败西凉兵马,诸侯再也没有人敢把他们怎么样。贾诩屡次劝说李傕、郭汜抚安百姓,结交各路豪杰,吸纳四方贤人。从此朝廷略微有了一点生机。不料青州黄巾军又泛滥,集聚几十万人马,由大小不一的头目带领,劫掠良民,无恶不作。太仆朱儁保举一人,可破群贼。李傕、郭汜问是谁。朱儁说:“要破山东群贼,非曹孟德不可。”李傕说:“孟德今在何处?” 朱儁说:“孟德现在是东郡太守,兵精粮足。如果让此人前去讨贼,贼即日可破。”

李傕大喜,连夜起草诏书,派人送往东郡,命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曹操领了圣旨,会合鲍信,一同兴兵,在寿阳与贼兵相遇。鲍信杀入贼兵重地,寡不敌众被贼兵杀害。曹操追赶贼兵,直到济北,投降的贼兵有好几万。曹操就用投降的贼兵为前锋,兵马所到之处,贼兵无不归降。也就一百多天,曹操已经招安到降兵三十多万、被黄巾军裹挟的百姓百万。曹操挑选年轻力壮的,组建“青州兵”,其余的都放回家种地。从此曹操势力越来越大,威震四海。报捷文书报到长安,朝廷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

【一品三国】第十八回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都在郿坞看家。几个人闲着没事,弄了个组合,叫东北F4。

这段时间几个人挺高兴,心想董卓当了皇帝,他们几个肯定都封为大官,正高兴呢,探马来报说董卓已被诛杀,吕布带五万大军杀奔郿坞。几个人吓得魂飞魄散,带着飞熊军连夜向凉州逃跑了。吕布到了郿坞,先找到貂蝉。皇甫嵩命令把郿坞城中藏的良家女子,全部释放。只要是董卓亲属,不分老幼,全部诛杀。董卓九十岁的老母亲也被杀。董卓兄弟董旻、侄子董璜全部斩首。得道的时候,鸡犬升天。倒霉的时候,一损俱损。众人又查抄了郿坞积蓄的财宝,黄金几十万两,白银几百万两,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粮食器皿,不计其数,回去报告王允。王允犒劳军士,又在都堂设宴,召集文武百官,庆贺一番。

众人正在喝酒庆贺,忽然有人来报:“董卓暴尸在街市上,忽然有人趴在他身上大哭。”王允一听勃然大怒,说:“董卓伏诛,天下没有不庆贺的;这是谁,他居然敢哭!”然后让武士把那人抓来。片刻之间就把那人抓到。一众官员见了那人,大惊失色,原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蔡邕。就是那个董卓靠威逼利诱召到朝廷做官的大才子。王允呵斥道:“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你为汉臣,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为何?” 蔡邕跪下认罪说:“我虽不才,也知大义,怎么可能背国而向卓?只不过因为一时想起来他的知遇之恩,不觉之间为之一哭。我自知罪大,希望能得到您的原谅。如果能不杀我,即使刻额染墨,截断双脚,我愿意戴罪立功,续成汉史,以赎我罪,那也是我蔡邕的荣幸。”

文武百官都怜惜蔡邕的才学,都向王允求情想救蔡邕。太傅马日[mi]磾[di]也跟王允说:“伯喈[jie]旷世逸才,如果让他续成汉史,实在是大功一件。何况他一直以孝行闻名,如果就这么仓促之间把他杀了,恐怕会让很多人失望。”王允说:“当年孝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作史,结果导致诽谤他的书流传于后世。如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让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让他写书诽谤我们。”马日磾哑口无言,私下里对其他官员说:“王允不为后人考虑吗!善待贤者是国家的纲纪,著书立史是国家的典范。毁灭纲纪废除典范,国家如何能够长久?”

王允不听马日磾的话,让人把蔡邕在监狱中勒死。一时间士大夫听了,都为蔡邕落泪。蔡邕哭董卓,固然不对,但王允杀蔡邕,也是为了自己。王允为了能留下个好名声,杀了蔡邕,但是寒了人心,此时天下不稳,最重要的是安人心,不能大肆杀戮,导致人心惶惶。这是王允犯下的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马上就来。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到陕西,派人到长安上表以求赦免。王允的智商都在设连环计的时候用完了,说:“董卓之所以跋扈,都是东北F4帮他;如今大赦天下,只有这四个人不能赦免。”董卓专权,王允差不多,也不跟别人商议,也没有对付这几个人的计策,就这么把四个人拒绝了。于是使者立即回报李傕。

李傕说:“既然求赦不得,那我们只能各自逃生了。”这时候谋士贾诩说:“各位如果舍弃军队单独行进,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诱集当地人合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成之后,奉朝廷以令天下;如果不胜,再跑不迟。”李傕等人觉得对,于是在西凉到处散播谣言说:“王允要把这个地方的人全部杀光!”当地百姓听了之后人心惶惶。然后又派人对百姓说:“不能白白送死,不如大家都跟着李傕等反抗”当地百姓都愿意跟随。于是一下聚集了十多万兵马,兵分四路,杀奔长安。路上正好碰到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带着五千人马,要去长安为岳父报仇,李傕等人就跟牛辅合兵,让牛辅充当先锋。四人随后陆续向长安进发。

王允听说西凉的兵杀奔长安而来,就跟吕布商议,他算找对人了。吕布说:“司徒放心。此等鼠辈,不足为惧!”于是带着李肃领兵出战。李肃充当先锋,正好与牛辅相遇,两军一阵厮杀。牛辅敌不过,败阵而逃。当夜二更天,牛辅趁李肃没有防备,率军前来偷营劫寨。李肃军营大乱,败退三十多里,军队损伤大半,来见吕布。

吕布一听勃然大怒说:“一仗胜仗仗胜,一仗败仗仗败,你个丧门星,挫我锐气!刀斧手,给我推出去杀了”于是把李肃斩杀,把头挂在营门,就这么一个脑子好使的还给杀了,吕布这仗怎么打。第二天吕布进兵与牛辅对阵。牛辅一看吕布,吓的腿肚子转筋,直接拔马就跑,军队被杀的大败。当天晚上,牛辅叫过自己的心腹胡赤儿商议说:“吕布骁勇善战,无人能敌;不如瞒了李傕等四人,收拾金银珠宝,带三五个随从弃军而去。”胡赤儿答应了。牛辅连夜收拾珠宝,弃营逃走,随行的只有三四个人。胡赤儿一看牛辅带了这么多金银珠宝,就起了歹意,几个人过一条河的时候,胡赤儿手起一刀,杀死牛辅,提着头来献给吕布。吕布一问,另外几个随从说:“胡赤儿谋杀牛辅,抢了他的金宝。”吕布大怒,命人把胡赤儿诛杀。

吕布领军继续前进,正好碰到李傕的军马。吕布不等他列阵,便挺戟跃马,挥军直冲过来。李傕军队不能抵挡,退后五十多里,在山下扎寨,请郭汜、张济、樊稠一起商议,说:“吕布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我带兵守住谷口,每天诱他出战,郭将军带兵抄他的后路,仿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樊二公,分兵两路,直取长安。这样他们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几个人依计而行。

彭越,游击战争的老祖宗。彭越挠楚,就是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彭越带着一支军队打游击,屡次骚扰楚军后方,迫使项羽回兵救援。战法比较简单,但是比较不好对付,就是两面夹击,但是夹而不击,不是不想击,是打不过,打得过的话谁还打游击?你要进兵,我就打你后方,你回来打我我就跑,另外一队就打你后方,你回去救援,另外一队就跑,我再打你后方,让你首尾不能相顾。这就是彭越挠楚。

不出意外,吕布中计了。吕布带兵到山下,李傕带兵前来骂战。吕布一看勃然大怒冲杀过去,李傕就退到山上。山上飞石如雨,万箭齐发,吕布军兵无法前进。忽然探马来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吕布赶紧杀奔后方。只听见鼓声大震,郭汜已经率军撤退。吕布刚想收兵,一通锣响,李傕又从后面杀来。吕布转过头去还没来得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等到吕布带兵杀过来时,却又擂鼓收兵跑了。

吕布暴跳如雷,咬牙切齿,但毫无办法。如果李肃没杀,这个时候肯定给他出个主意,你进兵的时候后路埋下伏兵不就行了吗?但李肃已经被吕布杀了。所以一连几天,吕布欲战不得,欲退不能,人困马乏,筋疲力尽。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忽然飞马来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已经杀到长安,京城危急。吕布一听,吓得魂飞魄散,急忙领军后撤,背后李傕、郭汜杀过来。吕布无心恋战,只顾着往长安跑,损失了很多人马。等到吕布回到长安城。几路贼兵全部杀到,把长安围起来了。吕布的军队作战不利,军士害怕失败被吕布砍了,都跟李傕他们投降了,吕布就别提多闹心了。

王允又一次犯了错误。前面我们说了,第一个错误是天下刚安定,不该杀贤士寒了人心。第二个错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祈求赦免不该拒绝。第三个错误是既然李傕、郭汜他们打着替董卓报仇的名义起兵造反,就应该赶快把长安城里董卓的余党清除。王允接连犯了几个错误,导致万劫不复。几天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当内应,偷偷打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杀进长安。

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带着数百骑兵到了青琐门外,呼唤王允说:“形势危急!请司徒赶快上马,我带你杀出关去,令图良策。”王允说:“如果祖宗神灵庇护,能够使国家安定,那是我的心愿;如果万不得已,那我王允必将以身赴死。危难时刻苟且免死,不是我的所作所为。替我感谢关东诸公,一定要以国家为念!”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就是不肯离去。不一会儿,各门火焰冲天,吕布没办法,只能抛弃一家老小,带着百十来个骑兵飞奔出关,投奔袁术去了。

李傕、郭汜纵兵烧杀抢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kui]、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qi]全都死于国难。贼兵围住内宫攻打,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李傕等望见黄盖,把进攻的军士们止住,高呼“万岁”。献帝倚着城楼问说:“卿没有奏请,就进长安,想干什么?”李傕、郭汜仰面奏说:“董太师是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不敢造反。只要杀了王允,臣便退兵。”王允当时就在献帝旁边,听到此话,对献帝说:“臣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事已至此,陛下不能爱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去会见二贼。”献帝徘徊不定,于心不忍。

王允心一横,从宣平门楼上跳了下去,大呼说:“王允在此!”李傕、郭汜拔剑呵斥:“董太师有什么罪,你要杀了他?”王允说:“董贼之罪,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董贼被诛杀的那天,长安百姓,全都庆贺,你没听说吗?” 李傕、郭汜说:“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赦免?”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天只剩下死了!” 李傕、郭汜手起刀落,把王允杀于楼下。王允是忠臣吗?绝对是。为献帝尽忠而死,没几个人能做到。王允是能臣吗?绝对是。设连环计除掉董卓,没几个人能做到。王允是祸害吗?绝对是。连环计之后就昏招频出,导致长安被洗劫一空,这样的罪过比董卓也差不到哪里。归根结底,王允的才能相对于当时的乱世还是差的远,高度不够,看的不够远,想的不够多。

李傕、郭汜杀了王允,一面又派人将王允家里不管老幼,全部诛杀。长安百姓无不落泪。当下李傕、郭汜商议,说:“已经杀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喊,奔内宫杀来。

未知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标签列表

    发表评论